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揭示了转录因子介导的激素防御途径调控水稻对不同病原菌的免疫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上。
纹枯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3种重要的水稻病害,分别由死体营养型病原菌纹枯菌、半活体营养型病原菌稻瘟菌和活体营养型病原菌白叶枯菌侵染引起。目前,水稻对不同营养型病原菌抗病性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该研究发现,敲除转录因子 OsEIL3 能够增强水稻对纹枯菌的抗性,而减弱对稻瘟菌和白叶枯菌的抗性。纹枯菌侵染水稻,能够增强该转录因子与抗病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水杨酸和茉莉酸的生物合成和信号传导,减弱水稻的抗病性。稻瘟菌或白叶枯菌侵染,则能够增强该转录因子与乙烯响应因子启动子的结合,促进水杨酸和茉莉酸的生物合成和信号传导,增强水稻的抗病性。该研究揭示了水稻应对死体和活体病原菌侵染的不同调控机制,为水稻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通讯员:郭建英)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devcel.2024.03.033
TAGS:
病原菌 激素 食品安全 中国 基因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利用TadA变体在水稻中实现多种碱基编辑
下一篇: 2024年高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